佛山“陶博会”、潭洲“中陶展”相继落下帷幕。两大展会共同构成的“陶博会”,无疑是当今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最大规模、最高水平、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展会。数天的展会期间,人流如织,新品迭出,精彩纷呈,热闹非凡。大幕合围,值得反思与总结的很多,笔者从以下三点提出一些自己的浅见:
一是回归产品本身
今年的“陶博会”规模更大、人气更旺,尤其是潭洲展,几大陶企都是大手笔投入,在展位搭建、展示和设计方面花了不少心思。也有一些企业剑走偏锋,通过炒概念、玩花样来抢占C位,制造热点。美女巡馆、T台走秀、展台热舞、抚琴作画更是赚足眼球。
事实上,在千品竞技的舞台上,适当搞些有创意的活动来吸引观众是可以理解的,但如果搞过了头,或者本末倒置,就得不偿失了。
有不少企业的展位搭建非常漂亮,各个入口更是靓模相迎,可展示的产品却是两三年前的常规产品,毫无新意。甚至有企业的展位,只有概念和创意,没有产品和空间,让观展者云里雾里,不知所云。这样的展示,可以说是非常地失败,只能是烧钱买热闹,毫无成效。
“陶博会”的核心在于陶瓷产品的展示、设计与应用,包括品牌的展示和宣传,都应该通过产品来体现。
因此,在一个集中了企业最精华部分的舞台上,一切活动都应该紧紧围绕着产品来做文章,以产品来吸引观众的眼球。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,如同啤酒中的泡沫,需要有,需要点缀,但却绝不能成为主角,如果仅靠那些虚的东西来吸引客户,注定不会有什么收获。
二是加强原创设计
综观春季“陶博会”,大大小小的企业展出的产品,同质化仍然非常严重,品牌的特色属性非常薄弱,甚至许多大企业、大品牌都没有这样的个性化标签。比如陶瓷大板当中流行的鱼肚白、爵士白、卡拉拉白等,许多企业的产品从规格、纹理到花色、名称,基本上都一样,如果放在一起不看商标,行业人士根本没办法辨识哪款产品属于哪个品牌。
传统砖的花色、图案也是大同小异,呈现出你有我有全都有的面孔。不少企业常年追逐市场热销产品,哪款热销就仿制哪款,到最后却发现自己毫无风格与特色,无论是消费者还是观众,很难在想到某一品牌时,能够联想到某款极具个性化的产品。
当然也有成功的案例,如华夏展馆内一家专注于小规格白砖研发与生产的企业,通过多年的市场推广,逐渐形成了强大的品牌属性与基因,使观众一看到其品牌,就联想到白砖。另外一家企业,抓住大理石瓷砖釉面易划伤的痛点,本届展会主打超耐磨,一下子就将其产品属性凸现了出来。
虽然“陶博会”展出的都是所谓的新产品,但真正原创的产品、自主创新的产品并不多,更多的是仿制市场上的热销爆款。
这样的创新,短期内企业研发成本很低,但却不利于打造产品属性,永远建立不了品牌的“护城河”,只能在市场的浪潮中随波逐流,一不小心,便面临淘汰出局的危机。
三是匠心打造精品
过去40年,中国建陶行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,全世界有什么新装备、新技术、新工艺,马上都能够被引进、被消化、被吸收。
当中国陶瓷企业几乎拥有了全球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,行业规模是顶级生产国意大利、西班牙的数十倍之后,我们悲哀地发现,中国建陶产品与意、西之间的差距,仍然遥不可及。
这种差距,首先就差在设计、差在品质,差在对整体的规划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。
中国企业只争朝夕,学习能力极强,可以说是什么都拥有,唯独缺乏一颗专注而又平静的匠心,在产品质量的追求上,缺乏意大利人的精益求精。
透过本届“陶博会”我们发现,瓷砖的新品在减少,品质在提升,但对品质和细节的极致追求,还有很大的差距。就连展板上展出的产品,有些企业都贴得七高八低,要么翘角溜边,要么高低不一。更有企业开幕式都结束了,还在拿瓷砖胶往展板上黏瓷砖,现场一股刺鼻的气味,让不少观众不得不掩鼻而过。
为了检验瓷砖的耐磨性,笔者与一位同行在“中陶展”获奖产品展示区对多家企业的产品进行了简单的耐磨性试验,结果用一块瓷砖划过另一块瓷砖的釉面,基本上都能留下清晰的划痕,瓷砖的耐磨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
表面的花色容易吸引眼球,内在的质量却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。
至时今日,陶瓷行业不仅需要聪明的花色创新者,更需要傻瓜式的品质守护者,以一颗敬畏质量、追求极致、甘于寂寞的匠心,认认真真做好每一片瓷砖,然后交给时间去检验,才能够真正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,而不是老想着通过表面文章来快速获得市场的认同。